查看原文
其他

梦里梦外 | 从《理查三世》到《托托和维切》

乌冬 有染 2023-06-05
南京的大雨倾盆,下了高铁却发现天津艳阳高照,于是不得不一面感叹自然的神奇,一面奔赴《理查三世》的现场。
很奇怪,邵宾纳的这版《理查三世》让我看完之后有种无话可说的感觉。
你就是惊叹于它的舞美、演员、灯光和叙事,但是要细细说开好像又不知所措,或许是对文本太熟悉了吧,一切基于文本的解读似乎都是徒劳的,见仁见智的。

可是我还是要忍不住拍手称赞,就像炽热的夏天里喝到的第一口冰可乐,不是无可取代,却又是非他不可
两个半小时过去得这样快,以至于我都有点儿来不及细细品味它的味道,只能用从口腔滑入肠胃的冰凉来判断此刻它于我的美妙。

理查三世

开场的时候,金色、银色灯光照耀下变幻着的纸片绚丽夺目,从布景二楼倾泻而下的香槟还带着冰块的味道,衣着时髦又光鲜的贵族男女嬉笑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好时光……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发迹后的盖茨比,而不是历史书上的金雀花。
和这场华丽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自一人的丑陋查理,喧闹人群中的孤寂大概也不比深夜里的形单影只来得更好些。
开场的时候便是这样一句台词,这是莎士比亚的还是导演托马斯的判断?
有人以此为由,认为导演在开场便抛出这句台词,是替观众下了一个价值判断,是为理查的罪恶寻找了一个可以开脱的客观原因,他别无选择。
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不公正的,想想《巴黎圣母院》里的加西莫多,想想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卑微渺小的人,这并不能成为欲望、野心和罪恶的借口,于是托马斯就像他一直坚持的那样,把这一切按照莎剧原本的样子呈现出来。

悬挂着的麦克风从天而降,连接着一个心理的异世界,理查内心的阴暗扭曲和矛盾冲突都交付给了这个麦克风,然后通过它无限放大,和一旁紧张的鼓点相映成趣。
我们这些旁观者就这样把玩地看着,欢乐地笑着,和那些从不给予他关爱的一样,生不出一丝同情和怜悯。

只是在最后,奶油糊住了理查的脸,因为失去水分而干裂,就像苍老的理查布满皱纹的脸,刚刚指责完观众录像又迅速进入角色的艾丁格在黑暗中独自躺在餐桌变成的床榻上,做着噩梦,梦里被他直接或间接杀害的人们一个个寻了过来,向他索取良心上的罪债。
然后他突然意识到,他是一个人,尽管曾用花言巧语骗取了安妮的垂怜,尽管手握王权,尽管沾染上至亲的鲜血然后登上了王座,他始终都是一个人
归根到底,我在这版《理查三世》里看到的是关于人类孤独感的探讨,而非其它。最后的最后,我对这个恶贯满盈的理查献上了我真诚的同情,但我仍然无法同感,所以我也无法原谅。


托托和维切

《理查三世》本身是一部带有商业性质的作品,能有这样的呈现,已经算是兼顾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典范。
而遇见《托托和维切》与其说是一个偶然,不如说是一场意外来得更贴切些。
这部来自意大利的小剧场话剧原本并不在我的行程计划之内,只是偶然听起剧场朋友的推荐,便花30块钱买了张学生票,聊以自娱,然而仅仅相隔一天的两场演出,却形成了一个强烈而有趣的对比。

相较于《理查三世》华丽复杂的舞台,《托托和维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张公园里常见的长椅,一圈绕着舞台点燃的蜡烛,几盏地灯,加上因语言不通而额外需要的字幕投影。演员也就只有“托托”和“维切”两个人,服装也就只有穿上和脱下外套的简单变化,道具是两个皮箱、两个通电的灯泡、一把伞。这些就是外在的全部。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舞台,让我做了一场比童话更美好的梦。

有人说,人越老越像个孩子。老顽童,老顽童,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托托和维切可爱得不像是俗世的老人,他们说他们是墓园的看守,其实我觉得更像是天堂的守门人。们甚至不是真实存在的生命实体,而是飘散在空中彼此依存的两个独立精神。
我们常问,如何证明自己存在?

他们的方式是——通过彼此的存在来验证自己的存在。
托托似乎更像个孩子,也更加依赖维切,可是维切也绝对离不开维切。没有维切的托托,只能在暗夜里哭泣,不会有人懂他为什么对着天上吹气,不会有人看见他眼睛里的海洋,也不会有人和他追逐星星和梦想。
咳,这些孩子气的玩意儿,有谁在乎呢?这些童话世界里的呓语,有谁想听呢?
台下稀稀拉拉坐着几排观众,大多是年轻人,还有几对老夫妻,仍然有人没有关闭手机铃声,有人把零食的袋子弄的哗哗作响。
此时的台上,托托不知为何死亡又不知为何“复活”,或许是因为维切到天堂去寻找他,他们才能再次相逢吧。
托托高兴得真真像个孩子,把没剩几根头发的脑袋在维切身上蹭了又蹭,维切也高兴坏了,两个老伙计紧紧抱在一起,彷佛能就这样度过岁岁年年。
我该怎么表达那种心情呢,是整个人都融化了吧,是乘着白云来到了一大片薰衣草田,是返老还童,是如入仙境。我心里一紧,然后像观看前面那些美妙如诗的场景一样,安心地笑了。也有人哭了,低低地抽泣,生怕惊扰了他们,生怕从梦里醒来似的。和所有与生死有关的戏剧题材一样,有人学会珍惜,有人学会坦然。

托托和维切用细细碎碎的言语,意料之外的行动,带着观众一起做梦。看戏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长大了。
我好像不会相信天上的星星是地上的人的眼睛,天上吊着无数根绳子,每拉一下就会敲响一个人的钟声这样的话了;我好像也不会倒退着走路,以期待时间倒流了,我变成了一个不做梦的大人
想到这儿,我觉得真实可悲,差点要为自己留下同情的泪来。

然后,灯光渐暗,投影上出现一个大大的“完”字,我知道,是时候找回我失去的魔法了。

这两出看似毫无联系的戏剧,在24小时以内一同出现了,于是生活的样子也似乎越来越明晰。有人关注宏大的历史叙事、权利、欲望、战争、生死和罪恶,也有人只想简简单单做一个甜甜圈似的梦,说一些没人听得懂的傻话,跳一些除了自己之外不想取悦任何人的舞蹈。


MORE


理查三世 | 忘记了看字幕,却令我回归到了舞台本身



乌镇记梦 |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文中涉及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网络



- 撰稿人 -

乌冬


95后女大学生;
什么都喜欢,什么都不懂;
爱做梦,爱聊天;
最爱妈妈和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